第259章 前路漫漫

星舰驶离虚无之隙时,源初石碑的金色光芒仍在舷窗外闪烁,如同悬在宇宙中的灯塔。陆九渊坐在舰桥的冥想室里,掌心托着那块纯黑色的熵增晶体。晶体在初源能量的包裹下安静地悬浮,表面的灰光已完全被压制,却仍能感受到一股来自宇宙诞生之初的冰冷脉动——这是熵增之主最本源的能量印记,纯粹、死寂,却又蕴含着毁灭一切的潜力。

“七处平衡锚点的能量已全部同步。”墨尘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星图显示,它们在宇宙中形成了完美的平衡阵,阵眼正是终焉之墟的石碑。按照这个强度,封印至少能支撑一百五十年,比预期多了五十年。”

灵儿的绿光从冥想室的门缝中渗入,在黑色晶体周围轻轻流转:“我用时序符文扫描了晶体的内部结构。”她的声音带着好奇,光符在空气中组成复杂的三维模型,“它的能量结构是‘单极闭环’,只能吸收熵增能量,无法释放,这和我们认知的熵增之主能量完全不同,像是...被剥离了意识的空壳。”

陆九渊的意识触须探入晶体内部,与那股冰冷的脉动产生共鸣。他看到了一片混沌的虚无,无数能量粒子在绝对的死寂中漂浮,没有运动,没有交互,只有永恒的静止——这是熵增的终极形态,热寂。但在这片虚无的最深处,却有一丝微弱的蓝色光点在闪烁,如同风中残烛,那是...玄牝本源的气息。

“它不是空壳。”陆九渊的声音带着惊讶,“源初石碑的记忆没有错,熵增与玄牝确实同源。这块晶体里封存着两者分离前的原始形态,只是熵增的力量占据了绝对主导,玄牝本源被压缩到了极致。”

他尝试着将一丝初源能量注入晶体,蓝色光点在能量的刺激下微微扩张,周围的熵增粒子出现了短暂的活跃。但这种活跃很快就被死寂压制,光点重新缩回原状,仿佛从未被唤醒。

“需要更纯粹的玄牝本源才能激活它。”灵儿的绿光与光点产生共鸣,“守灵人古籍记载,宇宙诞生之初,熵增与玄牝是‘双生螺旋’结构,相互缠绕,相互转化。或许...我们可以找到让它们重新平衡的方法,从根源上消除熵增之主的威胁。”

墨尘的星图突然投影在冥想室的墙壁上,图中一个遥远的星域被红色标记出来:“这是‘混沌之核’,宇宙大爆炸的奇点残留区域。”他的手指点在星域中央的一个亮点上,“星图显示,那里的能量结构与你描述的‘双生螺旋’完全一致,既有熵增的死寂,又有玄牝的生机,是宇宙中唯一可能存在原始平衡态的地方。”

陆九渊的目光落在混沌之核的坐标上,那里位于已知宇宙的边缘,连守灵人的古籍都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称其为“禁忌之地”——任何进入的物质都会被分解为最原始的能量粒子,从未有文明能活着传回确切的信息。

“玄烨前辈的残识提到过那里。”陆九渊的意识沉入共生纹,玄烨留下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缓缓展开,“他说混沌之核是宇宙的‘本源熔炉’,能重炼一切能量形态,但也极度危险,平衡之道尚未圆满者进入,只会被本源之力撕碎。”

星舰在虚空中缓缓航行,七处平衡锚点的能量通过星图实时反馈,形成七条蓝色的能量流,最终汇入终焉之墟的方向。沿途的星域逐渐恢复了生机,被熵增能量污染的星球在锚点的辐射下,开始缓慢地自我修复,有的重新长出了绿色的植被,有的则恢复了大气层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