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煦言书房的保险柜里,除了重要的商业文件,还有一个鲜少打开的、存放着旧物的桃木盒子。那里尘封着他按部就班、却也不乏锋芒的学生时代。在经历了天台对话和黑客事件后,一种强烈的、想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冲动,驱使他在一个深夜,打开了它。
里面大多是获奖证书、学术竞赛的留影,以及一些……与楚南栀相关的、被他当时视为“耻辱”痕迹的零星物件。其中就有一叠沪大校庆学术峰会前后,学校摄影社抓拍并公开发售的活动照片。
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当年那个在台上意气风发、却又在楚南栀面前最终受挫的自己。但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自身,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开始一寸寸地审视照片里楚南栀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
他翻到一张决赛前,参赛者在后台休息区候场的抓拍。照片里,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显得有些紧张或在做最后准备,唯有楚南栀,依旧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靠墙站着,手里玩着自己的发梢。然而,郑煦言敏锐地注意到,她的视线并没有聚焦在眼前的空气,而是微微偏斜,看向镜头之外的某个角落。那个角度,并非随意,而是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审视与冷意。
他又翻到几张两人那短暂“恋爱期”被同学偷拍的照片。在图书馆,她看似在听他讲话,眼尾的余光却扫向斜后方的书架;在林荫道散步,她忽然停下脚步系鞋带,抬头时目光飞快地掠过不远处的一棵银杏树后……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但当郑煦言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楚南栀在与他产生交集的关键时间点附近的照片都铺陈在书桌上时,一个清晰的模式浮现了——几乎每一次,在她即将做出那些后来被视为“挑衅”或“渣女”行为之前,她的目光都会有意无意地、极其隐蔽地,投向某个特定的、容易被忽略的角落或人群外围!
那些角落,通常是监控的死角,或者人员流动频繁、不易被记住面孔的地方。
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梦境中那个传递纸条的鸭舌帽男生,与现实照片中这些被楚南栀目光锁定的“角落”,隐隐重叠。
这不是臆测。这是一种经过伪装的、高度警觉的观察。
她不是在随意张望,她是在确认“他们”是否在看着。
郑煦言立刻调取了当年沪大的校园平面图,将照片中楚南栀目光所及的坐标一一标注出来。然后,他动用了郑氏的力量,秘密调取了当年那些区域在对应时间点附近,所有可能存在的、未被覆盖或删除的周边监控录像(包括校外商铺、道路摄像头等)。
同时,他联系了顾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