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撤出所有行政干预

而采用个人计算机处理,此类风险将大幅降低。

再者,个人计算机并非一次性消耗品,可长期重复使用。

因此林朝羽坚信,即便定价一万美元,首年销量也能突破一万台!

当然电子计算机的成熟仍需时日。

正是基于这些考量,林朝羽不仅押上全部身家,还向银行借贷数十亿资金。

不过困境很快就会扭转——

只要香江房价翻倍,他就能从中斩获超百亿利润!

汽车产业也将成为青山集团的核心增长点。

此外林朝羽还布局了多个新领域:

汽水、饮用水、食品、日用品等生产线相继投产。

千万别小看这些民生商品。

当实现全产业链自给自足后,就能将百货商场开遍全球。

凭借价格优势逐步取代传统品牌,掌控基础消费市场。

待这些产业形成规模,未来将是万亿级商业版图!

林朝羽的战略很明确:

抢先复制前世富豪的成功路径,

让他们无路可走,

最终只能成为自己的职业经理人。

在年度会议上,林朝羽清晰阐述发展蓝图:

诸位现在应该明白,公司正面临重大挑战。

可能有人将危机归咎于激进扩张,

但我要强调——

每个投资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

我们不是在模仿成功企业,

而是在捕捉时代风口。

这种机遇往往数十年一遇,

一旦抓住,必将创造传奇。

“眼下的困境只是暂时的。

等这些企业成长起来,你们会发现,我投资的每一个项目都将成为全球顶尖。

而你们的地位和财富,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我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共渡难关,而不是怀疑退缩。

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更要相信,你们跟对了人。”

“他会引领你们登上巅峰。”

“林总,我们信任您。

如果公司资金紧张,今年的分红我可以放弃,连工资也可以暂缓。

若还不够,我会动员工人们一起分担……”

“如果……”

林朝羽目光冰冷地看向那位发言的经理:“青山集团要靠员工停薪来渡过危机,岂不是证明我的无能?或者公司已经日薄西山?”

“公司虽有困难,但若连工资和分红都发不出,不如直接关门!”

“这类提议,今后不必再提。

其中的利害关系,自己好好琢磨!”

虽是善意,可一旦实施,将对青山集团的声誉造成致命打击。

银行若得知连员工薪资都难以支付,还会提供贷款吗?

媒体曝光后,股民还会信任青山集团吗?

港督府知晓后,还会如以往般重视吗?

不会!

因为这预示着衰败的开端。

无人会相信你能东山再起!

因此,此事的影响极其深远。

见众人沉默,林朝羽继续阐述公司的发展规划。

“目前,青山集团的重心已转向高端技术研发,低端制造业也将逐步转型。

此阶段,研发投入很可能会持续超支。”

“当前研发费用占净利润的20%,远远不足。

我计划今年将比例提升至35%,另拨15%作为重点项目专项资金。

剩余的50%,将用于扩产及新建项目。”

“其他支出,暂时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林朝羽此举实属无奈。

70至80年代是关键时期,许多核心技术都在这期间诞生。

在此期间创立的企业大多已跻身国际前列,凭借核心技术专利,轻松收割全球市场的利润。

尽管挑战重重,但这一步必须迈出,而且要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真正跻身世界级行列,而非局限于香江这一隅之地。

目前海外市场虽有几款热门产品,但整体利润仅占总收入的12%。

未来至少要提升至60%以上,才能彻底扭转局面。

“林总……”王荣略显迟疑地开口,“如果所有企业都靠贷款扩张,恐怕……”

“公司会有全局规划,并非所有业务都需要借贷。

此事到此为止,接下来公布本年分红。”

今年分红最高的依然是王荣,数额比去年增加了500万,突破3000万大关。

小主,

紧随其后的是陈琪芸,医药板块作为青山集团的核心业务,年均贡献近50亿利润。

尽管今年收益略有下滑,但青山药业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

陈琪芸新设了两家实验室拓展研发管线,并引进大批人才,因此她的分红达到约2600万。

其他高管基本维持在千万级别,最低分红也超过300万。

股东总分红高达2亿港币,而预留的5亿资金中,剩余3亿将用于员工奖励。

如此规模的激励措施,令包玉刚等人再度心生艳羡。

他们效仿林朝羽的制度,每年为股东分红、给员工发放年终奖,但即便算上自身份额,总额也从未突破5000万,有些甚至不足3000万——还不及王荣一人的分红。

看着青山集团的年终数据,他们不禁感慨万分:自己拼尽全力,却比不上对方的一名总经理,这究竟值不值得?

而王荣等人则深受触动。

在公司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林朝羽非但未削减分红,反而大幅提高了奖励额度。

这份诚意,让他们倍感振奋!

“林总,遇到像您这样的老板,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换成其他企业,可能早就拖欠分红,甚至直接取消。

还有员工的薪资,也难免会被推迟。

可即便在眼下如此困难的处境中,我们依然能按时拿到这些。

我……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确实如此!公司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毕竟我们投入的都是尖端科技领域,研发成本极高。

即便如此,林总您依然独自扛下压力,坚持按照公司传统发放分红和奖励。

这一点令我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