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景象瞬间变了:金光笼罩的蚀龙谷里,噬气藤纷纷枯萎,原本偏移的龙脉气脉重新转向东南,而受伤的术士们头顶,银气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脸上泛起血色。
“陛下用国运加持了!”观内的术士们惊呼起来,纷纷跪倒在地。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暖而磅礴的力量顺着龙脉涌来,不仅驱散了藤毒,更让他们精神一振,之前因引龙脉而消耗的心神都补了回来。
清虚道长望着水晶镜里重新顺畅的气脉,眼眶有些发红:“陛下,引龙脉本是耗命的活计,术士们每次强行引导气脉,都要折损数年阳寿。有国运加持,他们至少能多活十年。”
李砚点点头。他早便发现,玄道司的术士们大多面色憔悴,鬓角带霜,明明才三四十岁,看起来却像六七十岁的老人——这便是“赶龙术”的代价。强行扭转龙脉走向,相当于与天地之力相抗,每一次施法都在透支自身的精气神,若无外力相助,能善终者十不足一。
“从今日起,所有参与引龙脉的术士,每月可到玄都观领取一枚‘国运符’。”李砚对清虚道长说,“符上我会注入一丝气运金龙的气息,既能护身,又能补他们耗损的精神。”
这便是国运的妙用。寻常人看不见摸不着,修炼之后却能清晰感知——它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纳着万民的生机、土地的灵气、军队的威严,最终凝聚成帝王头顶的金龙。而他作为帝王,能随意调动这股力量,或加持于军队,让将士悍不畏死;或注入龙脉,让气脉流转顺畅;或护佑术士,让他们免受折寿之苦。
几日后,西域传来消息。负责引导天山龙脉的术士们,在国运符的加持下,只用了半月就打通了被冰川阻断的气脉,比预计时间缩短了一半。更神奇的是,原本因冰川融化而可能引发的山洪,竟在气运金龙的威压下,顺着新开辟的河道温顺地流入塔里木河,滋润了两岸的绿洲。
“陛下,这国运比任何法器都管用!”西域术士的奏报里满是惊叹,“臣等之前引气脉,总觉得力不从心,如今有金龙护持,只觉浑身是劲,连雪山里的异兽都不敢靠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砚看着奏报,指尖划过案上的“赶龙图”。图上标注的二十四条主龙脉,已有十九条被成功引入中原,剩下的五条也在国运加持下稳步推进。他能感觉到,随着龙脉气脉的汇聚,长安上空的气运金龙越来越凝实,龙鳞上甚至能看到各地的山川纹理——那是帝国疆域的缩影。
这日,李砚在聚贤馆召见了几位擅长“望气”的异士。他们中有印度的瑜伽士,能通过冥想与国运共鸣;有欧洲的星象师,能从星辰轨迹中解读国运的变化;还有美洲的巫医,能用图腾柱承载国运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