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三封“小夏”信件,仿佛卸下了一部分无形重担的林野,没有片刻停歇。他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分拣台上剩余的信件海洋。此刻,这些信件在他眼中不再是无序的危险集合,而是一套有待最终破解的、结构清晰的谜题。
头痛和精神疲惫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却奇异地不再构成阻碍,反而像是某种专注状态的催化剂。他对“颜色密码”的理解早已烂熟于心,对“符号破局法”的运用更是达到了近乎本能的境界。
他再次行动起来。动作流畅,精准,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
手指拂过信件堆,目光一扫,邮票颜色、信封质地、潜在的能量波动瞬间被捕捉、分析、归类。危险信件被迅速识别,合适的符号几乎在念头闪过的同时便已落笔成形——基础的隔绝符号,强化的净化符号,精巧的引导符号……每一种选择都恰到好处,如同最精密的机械运作,没有丝毫冗余和犹豫。
投递,转身,拿起下一封,标记,投递……
他的效率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分拣台上那原本堆积如山的信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那些曾让其他启示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潜在陷阱,在他面前温顺得如同家养宠物,被轻易驯服,纳入规则的轨道。
远处,麦克·索伦森刚刚谨慎地投递完一封他反复确认过“安全”的信件,抬头便看到了林野这边堪称恐怖的清理速度。他的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个龙国学者能如此肆无忌惮地处理信件,仿佛完全无视了规则中潜藏的危险。那种从容,那种高效,是对他信奉的“绝对力量”和“谨慎侦查”理念最直接的嘲讽。
其他几位幸存启示者也或多或少注意到了林野这边的异常动静,眼神中充满了震惊、疑惑,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他们还在规则的迷宫中艰难摸索,而林野,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畅通无阻的捷径。
林野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破解规则的最终阶段。当分拣台上最后一封散发着微弱能量扰动的信件,被他用一个精心调整的“稳定”符号成功安抚,并投入正确邮筒后——
整个邮局大厅,骤然一静。
并非声音上的寂静,而是一种……规则层面的凝滞。所有无面职员同时停下了机械的穿梭,如同被拔掉电源的玩偶,僵立在原地。它们那空无的面部,第一次,齐刷刷地、精准地“聚焦”在了林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