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雅间内,曾泰独坐,心中忐忑,目光不时瞟向窗外狄仁杰消失的巷口。约莫一炷香后,才见狄仁杰缓步归来,神色平静,但眼中却多了一丝深思。
“恩师,可有何发现?”曾泰急忙低声问道。
狄仁杰坐下,呷了口已微凉的茶,缓缓道:“那裴文清并未走远,只在巷内一户民宅前与人低语片刻便离开了。我离得远,听不真切,只隐约听到‘铜母’、‘汛期’、‘不好运’几个词。与他交谈之人,身着仆役服饰,但举止气度,却不似寻常下人。”
“铜母?莫非指的是铜矿原石?”曾泰讶异,“汛期…眼下确值剑南雨季,山路难行。他们谈论这个作甚?还与运输有关?”
狄仁杰指尖轻叩桌面:“这才是关键。朝廷铜官冶产量连年骤降,报称矿脉枯竭。若真如此,何来‘铜母’需要担心‘运输’?还如此鬼祟?”
曾泰倒吸一口凉气:“您是说…铜官冶仍在产出,却被私下转运了?!”
“极有可能。”狄仁杰目光锐利,“而且,参与其中的,恐怕不止商贾。那位裴校尉,身为观察使府军官,却便服出入,与人密谈此事,其立场,颇为可疑。”
正说着,张环、李朗也相继返回。
“大人!”张环率先禀报,“已与城中‘悦来’掌柜接上头,他是我们的人。据他所说,近来益州风声颇紧,观察使郭鸿瑾与‘蜀中会’会长司徒明往来极其密切,几乎每周都会在司徒明的别院‘锦云轩’密会。而且,城中多了不少生面孔,看似江湖人士,皆与蜀中会有关联。”
李朗补充道:“百姓私下怨言甚多,除了赋税沉重,还提及官府强征民夫入山‘服役’,却不知去向,多有去无回。都传言…是被抓去私矿做苦力了!”
私矿!强征民夫!线索似乎逐渐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铜矿!
狄仁杰沉吟道:“蜀中会…司徒明…郭鸿瑾…私矿…看来,这剑南道的症结,大半在于此了。若要查清铜官冶及赋税之谜,必先从这蜀中会入手。”
这时,李元芳也回来了,带回了一些药材市场的消息,并提到药行商人多在抱怨蜀中会垄断了珍稀药材的收购和运输,压价极狠,无人敢反抗。
“蜀中会的手,伸得可真长。”狄仁杰冷笑,“盐铁茶马,乃至药材矿业,几乎掌控了剑南所有赚钱的营生。其背后若无人支撑,绝无可能。”
他当即决断:“元芳,你设法打探那‘锦云轩’的具体位置和守卫情况,但切勿打草惊蛇。曾泰,你设法接近观察使府的书吏或账房人员,看能否套取一些赋税和铜官冶账目的信息。张环、李朗,你二人继续在市井打探,重点是失踪民夫和私矿的传言,务必找到知情者或受害者家属。”
“是!”众人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