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不速之客(上)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1112 字 11天前

最后一句话,格外引人注意:明远兄少年得志,与我年岁相仿,却已位列朝堂要职。我虽身在深宫,亦心向经世致用之学。若能得兄指点,实为三生之幸。

这口气,是把他当成同辈了。

苏明远心中一动。皇子能放低身段,以平辈相称,这本身就是一种拉拢。但越是这样,越要谨慎。

不知殿下何时要见下官?

今日午后。内侍道,殿下在东宫书房等候。殿下还说,此事不必声张,苏大人便装前往即可。

便装前往……

这更加说明,此事确实敏感。

请回禀殿下,下官午后必到。

送走内侍后,苏明远回到书房,陷入沉思。

他在权衡利弊。

若是答应为皇子讲学,好处显而易见——一旦这位皇子将来登基,他就是帝师,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而且,他可以通过讲学,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传授给未来的君主,这对推行改革大有裨益。

但风险也同样巨大。

首先,皇位之争向来残酷,一旦站队,就意味着与其他皇子及其背后的势力为敌。

其次,为皇子讲学,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皇帝会不会认为他在拉帮结派,图谋不轨?

再次,讲学内容极难把握。说得太浅,皇子会觉得他敷衍;说得太深,尤其是涉及当朝政治,稍有不慎就可能祸从口出。

最后,其他朝臣的反应也不可忽视。一旦传出他与皇子交好的消息,必然会引起各方的关注和算计。

但问题是,皇子已经发出邀请了,他能拒绝吗?

苏明远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索良久,终于做出决定。

去,必须去。

但要守住底线,不能深度卷入。

他可以为皇子讲学,传授知识,但要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更不能明确表态支持哪位皇子登基。

同时,他要找机会向皇帝禀报此事,表明自己并无私心,只是应皇子之邀传道授业。

想清楚这些,苏明远叫来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