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团的中巴车驶离从化,沿着平坦许多的公路向南行进。路旁的景致逐渐变得不同,房屋越来越密集,田地里作物的种类也丰富起来。约莫两个小时后,远处开始出现连片的楼房。

看到啦!看到啦!小刘激动地指着前方,那就是广州吧?

钱副科长也露出笑容:对,咱们这趟考察的最后一站到了。

车子驶过珠江时,众人都被江面上往来穿梭的船只吸引。大小货船、客轮、甚至还有几艘挂着外国旗的轮船,江风带着水汽和隐约的柴油味吹进车窗。

我的乖乖,老周瞪大眼睛,这江面比咱们那的河宽多了。

广州市区的街道明显比之前经过的县城宽阔许多,虽然主要还是自行车和行人的天下,但偶尔也能见到公交车和吉普车驶过。路两旁多是三四层的骑楼,底层开着各式店铺,招牌五颜六色,行人衣着也比内地时髦些。

考察团被安排在越秀区的一家招待所。这是一栋五层楼的新建筑,门口还有穿着制服的门卫。大堂里铺着水磨石地板,墙上挂着欢迎各地同志的红色横幅。

这次条件真不错。李大姐打量着明亮的大堂,比之前住的地方强多了。

房间是两人一间,王超还是和老周同屋。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甚至还有一台收音机。老周好奇地摆弄着收音机旋钮,里面传出了咿咿呀呀的粤剧声。

这玩意儿真稀罕。老周啧啧称奇。

王超放下行李,走到窗前。楼下街道上车铃叮当作响,偶尔还能听到几句听不懂的粤语,远处几栋更高的建筑正在施工。

中午在招待所食堂吃饭,菜式明显丰富了许多。除了常规的青菜豆腐,居然还有清蒸鱼和白切鸡。米饭也不再是糙米,而是雪白的精米。

这广州的伙食就是好。小刘满足地扒着饭。

饭后钱副科长召集大家开会:广州是大城市,情况复杂。大家外出一定要结伴,晚上八点前必须回招待所。明天开始正式考察,今天下午自由活动。

众人顿时兴奋起来。老周约了小刘去百货公司,李大姐想买些布料,王超则表示想先在附近转转。

走出招待所,王超沿着骑楼下的走廊慢慢走着。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有卖日用百货的,有卖五金电料的,还有茶楼和凉茶铺。空气中混杂着各种气味:药材店的药香、茶楼的点心香、还有街边牛杂摊的浓郁香气。

在一个十字路口,他看见一栋气派的百货公司大楼,门口人来人往。王超信步走进去,里面商品琳琅满目,从上海的雪花膏到天津的皮鞋,应有尽有。他在食品柜台前驻足,这里居然有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和北京的果脯,都是南水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同志,要点什么?售货员用带着粤语腔的普通话问。

王超要了一斤果脯。想到王刚、王玥收到时的笑脸,他又多称了半斤。

走出百货公司,王超注意到街角有一家邮电局。他想起离家已有数日,该给家里报个平安。走进邮电局,里面人来人往,比南水县的邮电局繁忙许多。他排队等了约莫一刻钟,才轮到窗口。

同志,我要拍个电报。王超对窗口里的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