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春,许都晋王府的书房内,暖意微醺,却弥漫着比往日更加厚重的政务气息。宽大的紫檀木案几上,并非寻常的各地例行奏章,而是几份特意被尚书台筛选出来、来自不同州郡的详细汇报。晋王袁绍并未召集大规模朝会,而是与丞相曹操、尚书令荀彧一同,审阅着这些特殊的文书。
文若,孟德,看来各地的们,都没有闲着。袁绍放下手中来自司隶的奏报,嘴角含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孤当年让他们随满宠巡边,又放至各州历练,如今,是该看看成效了。
曹操拿起另一份来自并州的奏表,快速浏览着,眼中精光闪动:殿下布局深远,如今已是收获之时。且看这些奏报,年轻人虽略显青涩,却已然有了独当一面的气象。
荀彧将几份文书在案上铺开,从容禀奏:王爷,丞相。此乃司隶、并州、青州等地近半年来的部分要务汇总,其中多有袁熙、王凌、曹泰、王基等年轻才俊参与乃至主导之事。观其行事,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新政育才之功,可见一斑。
三人的目光聚焦于这些跨越山河传递而来的文字上,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的身影,正在北方的广袤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这个新时代的篇章。
1. 司隶砥柱:袁熙的成长
首先被细阅的,是司隶校尉钟繇与河南都督夏侯惇的联名奏章,其中用不小的篇幅提到了袁熙的表现。
......自显奕公子奉王命至司隶历练,初至军中,不辞劳苦,与士卒同操练,共甘苦,深得军心。去岁冬,其巡查潼关至武关段防务,于鬼见愁一处险要隘口,发现哨卡设置存在疏漏,且守军因地处偏远而有所懈怠。公子未敢怠慢,即刻禀报,并主动请缨,督率一队士卒,重整防务,增设暗哨及预警机关。......
奏章后面,钟繇特意补充道:显奕公子沉稳细心,善于观察,不因其身份而骄矜,亦不因事微而懈怠,于军旅实务中成长极速。近日更协助杜袭整顿洛阳治安,处置了几起豪强欺压归附流民的事件,处置得当,颇有章法。
袁绍看完,对曹操、荀彧笑道:显奕能于险要关隘中发现疏漏,并预见其危,这份谨慎,倒是有几分像文若了。荀彧谦逊一笑,曹操则点头道:关隘防务,往往细节决定成败。显奕有此心性,难得。
2. 并州新锐:王凌的剿抚之策
并州牧崔琰的奏表则文辞雅致,充满赞赏。
......王凌将军,自任并州都督以来,辅佐臣等,兢兢业业。日前,西河郡有悍匪郭大目,纠结亡命,依仗山险,劫掠商旅,对抗官府。郡兵数次征剿,皆因地势不利无功而返。王凌将军到后,并未急于进兵,而是先行安抚流民,查访乡里,得知郭部虽凶悍,然其部众多因饥寒所迫,且其内部亦有派系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