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说服

一品悍臣 菲硕莫薯 617 字 15天前

唐云亲自去了一趟大帅府,确有其事,还是一名老吏所说,具体哪一年也忘记了,反正是有这么一件事。

孔家的确来了人,刚入城没表明身份,很低调,见了当年副帅后表明了身份,说是孔家有年轻子弟去求学,走半道上被劫匪给抢了,钱财倒是小事,主要是被抢了一幅画,孔家哪一代先人唯一遗留下来的画像。

孔家人说虽不是什么大事,但画挺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之前也调查过了,劫匪可能是个无业游民,没事加入商队出关打打下手,孔家子弟将劫匪的容貌画了下来,问副帅能不能交代一声,出入关的商队随从,对比一下,看看能不能抓到这个劫匪。

这还是孔家人第一次求到南军,当时的副帅挺重视的,就将劫匪的画像交给了这名文吏,让这名文吏每天在城北入口守着,一直守了俩月,没见到人,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唐云带着这名文吏前往了军器监,还真就认识来了,画像和曹未羊有着五六分的相似,不过就是容貌更加苍老。

见到认出了人,唐云一声令下,一个字,拿下。

然后这名眼瞅着年底就要退休的文吏被捆了起来,满脸的懵逼,认人也犯法?

折腾了半夜,最后文吏被放了,唐云确定了,这文吏不是曹未羊的人,一直都在大帅府待着,从未接近过城墙区域,更没接触过商队的人,没有任何办法给曹未羊通风报信或是进行联络。

等回到军器监时,已是满面疲惫之色,没有马上见曹未羊,给牛犇叫进了营帐。

“风险评估一下。”

唐云灌了一大口浓茶,揉了揉眉心。

“如果知道了曹未羊的存在,宫中会什么态度,朝廷会是什么态度,对南军有什么影响。”

牛犇已经了解到全部情况了,坐下后,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说。

孔家,的确有人在朝中当官,只是挂职,挂个虚名,还不是什么家族中比较重要的子弟。

至于新君对孔家的态度,其实就是没态度,没有任何态度。

孔家就是孔家,各朝各代,甭管谁登基为帝,都会第一时间过来道贺,历来是顺臣,顺民。

看似和墙头草似的,实则在民间,在文人心中,地位尊崇无二。

这倒不是说孔家最近几代或是往上数几代,对国朝有什么特殊的贡献,说句再通俗点的话,就比如唐云这种屌丝,孔家除了孔圣人外,其他孔家人,他一个名字都叫不出来。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孔家后人就是吃了孔圣人的福利,吃了几千年。

有一说一,孔家也的确出过了很多立场坚定忠心国朝的后人,南孔就有很多,但忠君爱国立场坚定的人多了去了,下到寻常军伍,上到朝廷重臣,不还是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姓名吗。

儒生尊敬孔家后人,和读不读论语,学不学儒学,有关系,但也不全部是因为这个关系,主要还是自身利益。

儒生们很清楚,他们越推崇孔圣,越尊敬孔家后人,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享受的待遇,乃至官场上的便利,都有着直接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国朝突然不尊崇儒学了,开始打倒孔家店了,儒生几乎就成过街老鼠。

儒生尊孔护孔,实际上就是尊崇、维护自己。

历朝历代的皇帝,大部分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