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华夏龙城

易镜玄图 张平一 1423 字 15天前

离开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废弃指挥中心,队伍在林凡的指引下,沿着那条气机相对平稳的古老地铁隧道前行。有了充足的物资和武器,又经历了“火水未济”之战的磨合,队伍的精气神已然不同。虽然依旧警惕,但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已渐渐被一种坚定的目标感所取代。

隧道幽深,仿佛没有尽头。偶尔能从通风井听到外面传来的、属于这个新世界的诡异风声,有时像呜咽,有时又像某种庞然大物的呼吸。林凡眼中的卦象光影也随着深入而不断变化,时而是代表稳固的“艮山”(?),时而是象征潜行的“巽风”(?)。他不断调整着队伍的节奏,避开几处气机凶险的“坎陷”之地,竟一路有惊无险。

约莫行进了大半天,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不同于应急灯的光芒——那是自然光,虽然黯淡,却带着生命的暖意。

“快到出口了!”负责探路的队员兴奋地回报。

众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当他们终于走出隧道出口,看清眼前的景象时,包括林凡在内,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这并非想象中的城市废墟,而是一处巨大的、依托山体天然屏障构建的堡垒式聚居地。高耸的、并非完全由混凝土而是掺杂了某种暗红色夯土与木质结构筑成的城墙,沿着山势蜿蜒起伏,墙上隐约可见巡逻人员的身影。城墙之上,并非飘扬着破旧的旗帜,而是一面面绘制着巨大八卦图案的旌旗,在微风中缓缓拂动。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古老的符号在末日的天光下,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恢弘的力量。

最令人惊奇的是,整个聚居地的上空,隐隐笼罩着一层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能量光膜,光膜流转不息,仔细看去,其运行轨迹竟暗合河图洛书的布局,将外界的混乱气息一定程度上隔绝在外。

“这……这就是龙城?”张震喃喃道,他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城墙垛口处伸出的、并非现代枪械而是类似弩炮般的武器,但其上镶嵌着闪烁着各色光芒的晶体(离火晶?艮山石?),显然蕴含着非同一般的力量。

林凡心中更是波澜起伏。在他独特的视野中,整个龙城的气象磅礴而稳定。厚重的“坤土”(?)之气作为根基,承载万物;昂扬的“乾金”(?)之气作为骨架,刚健不屈;城内更有“离火”的文明之光、“坎水”的流动生机、“震木”的生长勃发……各种气机并非孤立,而是以一种玄妙的方式交织、循环,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自洽的小型生态系统。

这绝非简单的幸存者营地,这是一个将《易经》智慧初步应用于实践,在末日废土上重新点燃的、属于华夏文明的微缩火种!

“来者止步!”城墙上传来一声清亮的喝问。几名身着轻便皮甲、手持镶嵌着晶石长矛的守卫出现在墙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林凡一行人。“报上身份和来意!”

张震上前一步,朗声道:“我们是来自国家图书馆避难所的幸存者!这位是林凡先生,我们遵循古老的指引,前来龙城,寻找希望与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