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三连掌声响起。
在庞大的礼堂会场里显得格外突兀,许强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紧接着其他厂领导也反应过来,开始鼓掌。
掌声渐渐开始扩散,久久不能平静。
许强起身,看向后方的工人们:“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好了,王建国同志提出的建议相当深刻,将会是咱们厂子以后得发展方向,大家都做好心理准备!”
厂长用行动表达了对王建国的支持。
那位差点被撵出去的青年听着王建国的话也陷入了沉思,原本欢呼雀跃的小心思也被彻底碾碎。
显然,他发现的缺点极为表面,并且解决办法也都是治标不治本,不像王建国,人家提出的问题,有具体的改进方向,还有能够落实落地的办法。
其中最有底气的那句话就是——用我设计的设备。
这就是他与王建国之间真实存在的鸿沟,人家在京城肉联厂或许早就已经发现这些问题,做出了改变,并且研发出相应的机械设备,而自己呢?却只能无奈的一次次抱怨,对改变根本没有半点推进作用……
这一刻,他彻底明白了今后的路线,他要进厂里的技术科,当一名技术科的工人,就算让他重新从学徒工开始,也成!
掌声渐渐消散,王建国继续讲述道:
“第三个缺点,你们虽然承袭了以前德式工厂严格的卫生流程,但是很多时候对生猪的检疫可能更多停留在肉眼观察和个别指标检测,缺乏更深入的实验室监测手段。在厂区管理上,更衣、洗手、消毒等流程的执行并不够严格,不同清洁区域的人员和物品流动控制也存在提升空间;我的建议是建立完善的检疫卫生的流程,检疫方面我可以提供完善的手册,至于卫生流程,等我有空回到厂里,我再重新编撰……”
上午的两个小时,王建国所讲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深深的镌刻进了厂长许强还有那位青年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