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内部的风波,在林烽的雷霆手段下暂时平息。鞭刑的余威尚在,队伍的氛围肃杀而凝重,却也透着一股被强行拧紧后的纪律性。然而,外部世界的威胁,并不会因为内部的整顿而稍有停歇。恰恰相反,“山鹰支队”此前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端掉税卡、分发物资的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正迅速扩散至日伪统治的神经末梢。

日军驻县城的坂田大队指挥部内,气氛阴沉。一份份关于西山地区“不明武装”活动频繁、多个据点哨卡遭袭、皇协军士气低落的报告,堆在了大队长坂田一郎少佐的案头。尤其让坂田恼火的是,黑风口税卡被全歼,不仅损失了人员装备,更严重的是,对方竟然将缴获的物资分发给百姓,这无疑是在挑战皇军的权威,煽动“不良情绪”。

“八嘎!”坂田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股小小的流寇,竟敢如此嚣张!必须彻底铲除,以儆效尤!”

鉴于对方行踪诡秘,战术灵活,坂田判断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土匪或溃兵,而是一股有一定组织性和战斗力的抵抗力量。但他并未将其视为心腹大患,认为其充其量是疥癣之疾,只是活动过于频繁,需要予以“清理”。他决定采取一次试探性的扫荡,目的在于摸清这股武装的规模、活动规律和根据地大致方位。

很快,一支由一个加强中队的日军为主,配属一个连的伪军(约100人),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由一名叫中村的大尉指挥,开进了西山地区。他们的任务是进行梳篦式搜索,重点侦察地形复杂、易于藏匿的区域,寻找并消灭这支“流寇”,至少也要将其驱离或重创。

敌人出动的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鹰嘴崖。

最先发出预警的是“闪电”。它在一次例行外围侦察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大队人马行动带来的异常气味和震动,提前示警。紧接着,侦察分队也在外围山梁上观察到了日军队伍扬起的尘土和漫长的行军线。几乎同时,王老汉也冒着风险派人送来了口信:“鬼子大部队进山了,看样子是冲着咱们这边来的!”

支队部内,油灯摇曳。林烽、老赵、赵铁锤等人围在简陋手绘的地图前,神情严肃。

“来者不善。”老赵指着地图上日军的大致行进方向,“看这架势,是一个加强中队,还带了炮。不是小打小闹,是想把咱们挖出来。”

赵铁锤面露忧色:“硬碰硬肯定不行,咱们人少,装备差,尤其是重火力几乎没有。”

林烽沉吟片刻,目光锐利:“鬼子这次来,是试探。他们还不知道咱们的底细,更不知道鹰嘴崖的具体位置。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接触、评估。所以,咱们的策略是:依托根据地,巧妙周旋,绝不硬拼,避免暴露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