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材料告急,寻源破局

三、工地:碎木片里的文章

与山林里的紧张忙碌不同,工地上的老弱妇孺正进行着一场“细水长流”的战斗。老周把拆旧屋剩下的碎木料全堆在空地上,像座小山。“大家别怕碎,”他给众人分了斧头、刨子,“咱们把短木片用木楔拼接成长条,能当椽子用;小木渣别扔,和在泥土里夯墙,能增加粘性。”

张婶带着几个妇女坐在树荫下,手里拿着细麻绳,正把零碎的木片捆成一束束:“这些捆起来的木片能当柴烧,省点咱们的柴火储备。”

几个半大的孩子也没闲着,他们捡起地上的小木屑,装进筐里:“周叔说这木屑能填墙缝,咱们捡干净点!”

有个老木匠蹲在角落,正用刨子把一块歪扭的木块刨成楔形:“这木楔用处大了,垒墙时塞在石缝里,能让墙体更结实。”他手里的刨子飞快转动,木屑像雪花一样落下,不一会儿就刨好了一堆木楔。

傍晚清点时,老周看着成果惊呆了:拼接好的长木条够做十扇窗户的框架,木楔装了满满两筐,连木屑都装了五大袋。“谁说碎木头没用?”老周笑得合不拢嘴,“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的材料!”

四、星夜兼程:材料入仓

深夜的工地依旧灯火通明。当赵虎带着第一车石材、王队长押着第一根松木梁同时抵达时,天宇亲自迎了上去。看着那根笔直粗壮的松木梁,他用手量了量直径,满意地点头:“够粗!够直!东城门的主梁有着落了!”

赵虎抹了把脸上的泥和汗,咧嘴笑:“明天再运两趟,石材就够北段城墙用了。”

“松木梁也一样,”王队长拍着树干,“明天再锯一棵,西城门的梁也能解决。”

老周也凑过来,献宝似的指着堆放整齐的拼接木条:“你看这些,虽然不如新木料结实,但做些次要的支撑没问题。”

天宇望着陆续运进来的材料,又看了看周围忙碌的身影——有人在卸石材,有人在锯松木,有人在整理碎木料,连孩子们都还在帮忙递工具。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大声道:“今晚加菜!每人两个窝头,一碗热汤!明天继续干,我就不信解决不了这点材料问题!”

“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夜空中回荡,驱散了疲惫,也点亮了希望。

月光下,新运到的青石堆成了小山,松木梁静静卧在地上,像沉睡的巨龙。虽然材料危机只是暂时缓解,但每个人都知道,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就像那些被拼接起来的碎木片,看似不起眼,凑在一起,也能撑起一片天。

华夏城的城墙,不仅是用石材和木材垒起来的,更是用无数人的汗水、智慧和齐心合力筑起来的。这一夜,工地上的火把亮到了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