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模式敲定,深度绑定

会议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檀香的烟气在光束中缓缓翻腾,将众人的脸映得忽明忽暗。王主事攥着钢笔的指节泛白,笔帽在桌面上磕出轻响:“40%股权?天老板是在开玩笑吗?商会旗下的贸易公司可是有三十年根基的,你们才入局多久?”

他身后的几位老会员纷纷附和,李老皱着眉摇头:“股权不是儿戏,这可不是分配额那么简单,涉及到公司章程、利润分红、决策权……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天宇指尖轻叩桌面,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正因为不是儿戏,才要用股权绑定。各位想想,配额按5:5分,看似公平,可下次金价波动时,双方会不会又为谁承担更多损失吵起来?但绑在同一家公司里就不一样了——利润一起赚,风险一起扛,就像两棵树长在同一个坑里,根缠在一起,还能分得出谁该多浇点水吗?”

张鹤年端起茶杯,茶盖刮过水面的声音格外清晰:“天老板的意思是,用股权把‘合作’变成‘共事’?”

“正是。”天宇点头,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公司章程修正案推到桌心,“我们以技术入股——实时金价分析系统、跨境结算通道、对冲模型,这些值20%股权;再以渠道入股——南洋的炼金厂、香港的银行通道,这些再占20%。总共40%,不多不少。”

他翻开修正案的附件,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资产评估报告:“这套分析系统,光是请伦敦的工程师调试就花了三百英镑;南洋那几条渠道,打通时前前后后跑了十趟,光路费就够买半套房了。40%的股权,是按实际价值算的,没占半点便宜。”

王主事快速翻看着报告,脸色渐渐缓和——报告里附着银行流水、设备发票、甚至还有与南洋炼金厂的往来电报原件,每一笔投入都有据可查。他抬眼看向天宇:“就算股权能谈,决策权怎么分?总不能事事都争来争去。”

“章程里写得清楚。”天宇指向修正案第17条,“日常运营你们占主导,毕竟是老牌子;但涉及金价对冲、跨境结算这些核心业务,得听我们的——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这不算过分吧?”

李老突然笑了:“这话在理。上次让我那侄子管对冲,结果他连期货和现货都分不清,差点赔光老本。要是当时有你们的人把关,也不至于……”

“而且我们只占40%,重大决策还是你们说了算。”天宇补充道,“比如扩大再生产、吸纳新股东,这些都得你们过半数同意才行。我们要的不是控制权,是长期绑定的信任。”

这话说到了张鹤年心坎里。他最担心的就是商会被“鸠占鹊巢”,毕竟贸易公司是几代人的心血。40%的占比既给了对方足够的话语权,又保留了商会的主导地位,算得上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