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眼睛一亮:“这就有下家了?”
“早给你备着了。”陈老笑了笑,在账本上圈了个地址,“南洋商会的王老板,为人爽快,你报我的名字,他会先付三成定金。记住,交货时让他当着你的面验成色,有问题当场说清,免得事后扯皮。”
中午时分,天宇带着木盒来到南洋商会。王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见了金锭眼睛一亮,立刻让人取来验金的工具:先用试金石划了道痕,比对后点头;又用火烧了一小块,冷却后色泽不变;最后称了重量,分毫不差。
“陈老的货果然靠谱!”王老板爽快地签了收条,递过一张银票,“这是定金,剩下的等首饰出货了立刻结。”他凑近低声道,“下次有八成以上的碎金,尽管送过来,我全包了——洋行那边压价太狠,还是咱们自己人交易痛快。”
回去的路上,天宇特意绕到商会附近的茶馆坐了坐。邻桌几个商人正在聊天,一个戴瓜皮帽的说:“听说没?最近暗市出了批好货,八成五的碎金,被南洋商会收走了,价格比洋行低不少。”
另一个接话:“谁这么大本事?敢绕开洋行做生意?”
“听说是陈老的路子,难怪这么稳。”
天宇没出声,心里却有数:这说明渠道的存在已经被小范围察觉,但没人知道具体路径,正好符合“低调试错”的原则。他抿了口茶,盘算着下一步——得让暗市的人再找些高成色的货,最好是能直接对接给首饰工坊,避开中间商,利润能再提一成。
回到医馆时,陈老正在给一个洋人看病。那洋人叽里呱啦说着外语,陈老却只是指了指药材,用手势比划,居然也沟通顺畅。等洋人走后,天宇把银票递过去:“王老板很满意,定金收了。”
陈老接过银票,夹进账本:“南洋那边需求量大,下个月可以加量到一百两。”他顿了顿,又道,“商会那边有动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