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放下什么?是放下对身世的执着探寻?还是放下可能存在的血海深仇?抑或是,放下她如今所拥有的权势地位,远离这是非之地?
“自在”……何为自在?是了无牵挂、遁入空门的自在?还是明心见性、超脱恩怨后的心灵自在?
这句话,像是一道谜题,骤然摆在了林薇的面前。它与那老尼高深莫测的武功、意味深长的叹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团更加浓郁的迷雾。
她坐回椅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老尼的身份,几乎可以肯定是感业寺中人,而且地位绝不低。她能在那等关键时刻出现在藏经阁,并且拥有如此骇人的武功,绝非普通僧尼。她很可能就是“凤影”正在寻找的、二十年前就在感业寺修行的知情人之一!
她认出自己了?至少,她可能从自己的身形、武功路数(虽然林薇极力掩饰,但蛇灵的基础功法或许仍有痕迹),或者……从她潜入感业寺探寻旧案的行为本身,推断出了她的来历和目的?
所以,她留下了这句“放下即自在”。
这是在劝自己罢手吗?认为探寻真相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灾祸,唯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和自在?
林薇的眉头紧紧蹙起。如果这老尼真是当年的知情者,甚至可能是庇护过幼年“薇月”的人,那么她的这句劝诫,分量极重。她可能亲眼目睹了那场政治风暴的残酷,深知其中隐藏的凶险,不希望自己这个“故人”之后,再卷入那无底的漩涡之中。
从理性上,林薇能理解这种劝告。放下,看似是最安全、最明智的选择。继续追查下去,一旦触怒武则天,或者被武三思等政敌抓住把柄,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可能瞬间灰飞烟灭。
但是……她放得下吗?
那胎记的秘密,狄仁杰的暗示,感业寺的线索……这一切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她不断向前。如果就此放弃,那笼罩在身世之上的迷雾将永远存在,成为她心中一根无法拔除的刺。她将永远无法真正确定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也无法真正安心地立足于这个时代。那种悬在半空、无所依凭的感觉,比已知的凶险更让她难以忍受。
更何况,“放下”二字,谈何容易?即便她想放下,那些知晓她可能身份的人,比如武三思,会放过她吗?她已经被卷入了权力的棋局,成为了棋盘上的棋子,不是她想退,就能退出的。
“自在……”林薇喃喃自语,“我的自在,又在哪里?”
是浑浑噩噩,顶着“安定郡王”的头衔,活在女皇的恩威和政敌的虎视眈眈之下,永远提心吊胆?还是弄清楚一切,然后凭借自己的意志,去选择一条真正属于她的道路,哪怕那条路布满荆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