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扬威塞外,名声鹊起

阿史那祢的老巢,位于受降城以北百余里处一个名为“野狼谷”的隐秘山坳里,易守难攻。其团伙核心成员约五十人,算上外围眼线,总数不超过八十。他们近期确实更加活跃,原因是搭上了一个神秘的中间人,此人能提供一些商队的准确行程和货物信息,并承诺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购他们抢来的丝绸和茶叶。至于这中间人具体是谁,他们级别太低,并不清楚。

拿到确切情报后,林薇并未立刻下令端掉野狼谷。她在等,等那个“扬名”的效果发酵。

果然,随着凤影有意无意的散播,“隆盛号商队联合神秘护卫,在河谷地带大破突厥马贼阿史那祢部,斩杀数十,俘获无数”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边境的商旅、驿站、乃至边军中小范围流传开来。

商旅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阿史那祢这股马贼为祸边境已久,手段残忍,如今遭此重创,无疑是为他们除去了一大害。许多人都在猜测,那支神秘而强悍的护卫队伍究竟来自何方?隆盛号又是什么背景?

一些饱受突厥侵扰的小部落、边境村庄也听闻了此事,对这支敢于正面硬撼马贼、保护商旅的力量心生好感与好奇。

甚至,连驻守受降城的唐军将领也注意到了这个消息。他们虽然对那支“神秘护卫”的身份有所疑虑,但对方打击的是为祸边境的马贼,保护的是大唐商旅,于情于理,都乐见其成。只是暗中加强了对边境商路的巡逻,同时也对“隆盛号”多了几分关注。

凤影,这个原本只在特定圈层中流传的名字,伴随着这场干净利落的胜仗,开始在更广阔的塞外之地,悄然传扬开来。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神秘组织的代号,更开始与“强悍”、“守信”、“庇护商旅”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名声鹊起,带来的不仅是威望,还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数日后,汇通货栈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受降城的一位负责军需采买的校尉。他并未点破,只是以个人名义,询问汇通号能否稳定提供一些优质的茶叶和布匹,价格好商量。显然,边军也注意到了这个能搞到紧俏物资、并且有能力保护货物安全的“商号”。

与此同时,之前一些对与汇通号合作持观望态度的中小商号,也纷纷主动上门,寻求联合行商或雇佣护卫。钱不易的门槛几乎被踏破,金匮堂的账目上,预期收入大幅增加。

“阁主,如今我们在边境名声打响,是否该趁热打铁,一举端掉野狼谷,永绝后患?”柳七娘请示道,眼中战意昂扬。

林薇站在窗前,望着北方。初战的胜利和随之而来的名声,确实令人振奋。但她看得更远。

小主,

“野狼谷要端,但不是现在,也不是由我们单独出手。”林薇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将阿史那祢老巢的准确位置、兵力布防图,匿名提供给受降城的唐军。同时,让我们的人,在边境继续宣扬阿史那祢部遭受重创、实力大损的消息。”

柳七娘先是疑惑,随即恍然大悟:“阁主的意思是……借刀杀人?并且让其他觊觎者去趁火打劫?”

“不错。”林薇嘴角微扬,“我们凤影是商贾,是情报组织,不是军队。打打杀杀,并非我们的主业。此战扬威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该让朝廷的军队去收复失地,彰显国威了。而我们,只需隐藏在幕后,收获实利与名声即可。”

“属下明白了!这就去安排!”柳七娘心悦诚服。

数日后,受降城唐军接到匿名线报,经过核实后,派出精锐骑兵,突袭野狼谷。本就元气大伤的阿史那祢部猝不及防,几乎被一网打尽,头领阿史那祢在乱军中被斩杀。唐军缴获大量赃物,将此作为一次漂亮的边境清剿行动,上报朝廷请功。

而边境之地,关于那支神秘护卫和隆盛号的传说,则愈发神乎其神。凤影的威名,在塞外悄然树立,为其日后更深远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次扬威,不仅仅是武力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成功的外交与宣传,让凤影在这片广袤而复杂的土地上,真正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