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言重了。”林薇摇了摇头,语气诚恳,“将军所言,句句金玉,皆是出于公义与……关切,林薇心中只有感激,岂有见怪之理。”
她端起酒杯,向李元芳示意:“若非将军与狄阁老多次回护,林薇焉有今日?这一杯,我敬将军。”
李元芳看着她清澈的目光和真诚的神情,也端起了酒杯,与她轻轻一碰:“姑娘言重了。李某只是尽本分。”
两人对饮一杯。酒水下肚,气氛似乎比刚才融洽了许多。
“说起来,”林薇放下酒杯,状似随意地问道,“将军常年追随狄阁老,南征北讨,想必见识过无数大风大浪。不知在将军看来,如我这等身份,身处这洛阳城中,最该当心的,是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这个问题,看似请教,实则也是一种试探,想从李元芳这个局内人,尤其是皇帝亲卫统领的角度,获取一些更深层次的信息。
李元芳看了她一眼,目光锐利,似乎看穿了她的意图,但他并没有回避,沉吟片刻,沉声道:“洛阳之险,不在明刀明枪,而在人心算计,在于……‘名分’二字。”
“名分?”林薇若有所思。
“不错。”李元芳语气凝重,“姑娘立有大功,陛下默许,狄大人维护,此乃‘功’。然,姑娘之‘名’,终究是‘前朝遗孤’。此名一日不去,或说,此名一日仍被某些人记挂、利用,姑娘便一日不得真正安稳。”
他顿了顿,继续道:“武氏诸王,视此名为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朝中清流,或借此名攻讦狄大人,或借此名标榜自身‘忠义’;甚至……还有些藏于暗处、心怀叵测之辈,亦可能借此名生事,将姑娘拖入浑水。明枪易躲,这些借‘名分’而来的暗箭,却最难防范。”
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指核心!比狄仁杰那“潜龙在渊”的告诫更加具体,更加血淋淋!
林薇心中凛然。她一直知道自己的身份是隐患,但经李元芳如此清晰地剖析出来,更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
“那……依将军之见,我当如何自处?”她追问道。
李元芳摇了摇头,目光望向夜空中那弯新月,声音带着一丝冷峻:“无解。至少,眼下无解。除非姑娘能立下更大、更无可辩驳的功劳,足以让所有人闭嘴;或者……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让‘前朝’二字彻底被人遗忘。”
他收回目光,看向林薇,眼神中带着一种复杂的意味:“故而,大人赠你‘潜龙在渊’四字,是至理。潜下去,活下去,等待时机。在时机到来之前,任何试图去‘正名’、去‘辩解’、甚至去‘彰显’的行为,都可能适得其反,引火烧身。”
活下去,等待时机。这看似被动,却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林薇默然,举起酒杯,又饮了一口。米酒的甘醇此刻尝在口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苦涩。
“我明白了。”她轻声道,“多谢将军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