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这场风暴,因我而起,愈演愈烈

陆砚深那句带着无尽疲惫和狂躁的“滚出去”,像一道冰冷的赦令,将我暂时驱离了那个即将被怒火焚毁的中心。我退回到厨房角落那片属于我的阴影里,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试图汲取一丝微不足道的凉意,来平息内心翻涌的、带着铁锈味的惊涛骇浪。

然而,风暴一旦掀起,便不会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客厅。它像失控的病毒,迅速通过无形的电波和人际网络,扩散到了这座宅邸之外,蔓延至整个繁华都市的权力中心。

接下来的几天,宅邸里的低气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陆砚深几乎不再回家,即便回来,也是深更半夜,带着一身浓重的烟酒气和挥之不去的暴戾气息。他书房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里面传来的不再是砸东西的巨响,而是一种更令人不安的、长时间的死寂,间或夹杂着压抑的、通过电话传达出的、冰冷到极致的命令。那是一种属于顶级掠食者的、冷静而高效的杀戮前的宁静。

佣人们之间的窃窃私语,内容也开始变了。从最初对主人情绪的小心揣测,渐渐变成了对外部世界真实震荡的恐惧传递。这些信息碎片,像一片片锋利的玻璃,透过我刻意维持的麻木外壳,扎进意识深处。

“听说……集团股价这两天波动得很厉害……”

“有几个大股东好像很不满,给先生打过电话……”

“先生把王副总都给撤了!就因为王副总劝了他几句……”

“外面都在传,说砚深集团现在像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

这些话语,轻飘飘的,却重若千钧。它们清晰地勾勒出一幅画面:陆砚深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他庞大的商业帝国力量,对顾怀瑾进行一场毁灭性的围剿。而这场围剿,正在反噬他自己一手建立的王国。股价波动,股东不满,内部动荡……这些对于一个商业帝国来说,是足以伤筋动骨甚至动摇根基的信号。

而他做这一切,仿佛只是为了证明一个荒谬的命题:沈清弦的“背叛”是事实。他需要用顾怀瑾的彻底失败,来验证他三年来所有报复行为的“正当性”,来填补他内心那个因被“抛弃”而产生的、深不见底的黑洞。

多么可笑。

又多么……可悲。

我依旧像个幽灵一样,在这座日益压抑的宅邸里无声地飘荡。擦拭着光可鉴人却冰冷刺骨的地板,清洗着昂贵精致却毫无温度的餐具。但我的内心,不再是一片死寂的冻土。一种全新的、更加沉重和迫切的情绪,像地底涌动的岩浆,开始灼烧着我冰冷的四肢百骸。

是一种巨大的、几乎要将我压垮的责任感。

尽管我深知,这场风暴的根源并非我的过错,那场三年前的“背叛”背后藏着怎样无法言说的苦衷和牺牲,只有我自己清楚。但客观上,我就是那根引信,点燃了陆砚深这座压抑已久的火山,进而引发了这场席卷越来越多人的灾难。

顾怀瑾被卷入,事业濒临毁灭。

砚深集团被波及,无数员工的生计和股东的利益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