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章因情节需要,所呈现一切皆为虚构,切记不可轻易尝试!会踩缝纫机的!)
近两年来,贤嫔、惠嫔二人,一直领着宦官于内宫,制备大量的硫酸。
前几年在程国祥做,硝酸甘油时才制过硝酸,不是因为不会制作,而是没有原料。
早年大明呈守势,用硝石的地方太多,如今大明境内趋于太平。
仅余辽东建奴,尚未完全剿灭,因此便能囤积更多硝石。
之所以,崇祯一直未做金属定装弹,皆因其中雷酸汞,有极不稳定性的特性。
些微的碰撞,都有可能导致爆炸,还有反应时的毒气,也是个大问题。
最终,受限于京师环境,最后只得选在了万岁山的山顶,这是京师范围内最高之处。
这日崇祯早朝过后,与内阁首辅交代道:“朕有要事需离开几日,诸位需主持好朝政。”
杨嗣昌脸有不悦道:“陛下,您要沉迷奇技淫巧,臣等劝也劝过啦!您不听臣也无法。”
“只是,您要离开几日,总能告知臣等,您此行是要去哪里吧?万一有急事……”
崇祯打断道:“朕就在万岁山顶上,山下已戒严除锦衣卫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崇祯领着王承恩等,一行人出了神武门,往皇宫后面的万岁山(景山)而去。
十余名太监抬着几大箱子,玻璃制成的瓶瓶罐罐,在崇祯一路的‘小心’声中。
朝万岁山的山顶而去,今日刮的是西北风,毒气正好不会扩散至京师。
万岁山顶上,早被铲出了一大块空地,崇祯亲自上手操作,将硝石置于硫酸中。
经冷凝后形成了硝酸,浓度大概在65%~70%,正好是生成雷酸汞需要的纯度。
因此无需经过提纯,可直接用于硝化水银,便能生成雷酸汞了。
崇祯神色凝重的转头,对王承恩道:“带贤嫔、惠嫔退后些,所有人都退远一些。”
王承恩看到崇祯的神色,紧张道:“皇爷,还是让奴婢来吧!您从旁指导即可!”
崇祯鉴定的摇头道:“不!此物若操作不当,便能把人给炸死!你不熟悉危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