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三年之约

崇祯的内帑确实给了,不过占比确实不太大,户部给四百万两崇祯掏了百万两。

这得亏有北地四省商税,还有崇祯的惠民局兜底,不然财政早就枯竭了。

曹变蛟所部支取军饷,其实并没有崇祯说的那么夸张,每年也就二十余万两银子。

当然,这是不算战马引进,甲胄和武器制备的银子,若算上差不多五十余万两。

随着河套养马场设置,战马的投入只会越来越少,甲胄采用钢制只要不锈蚀坏掉。

那玩意用到死都烂不了几件,这种长线投支只会越来越少,财政压力远没前些年大。

现在主要的压力,集中在辽东前线与宗室,这两项才是朝廷的重要支出。

既然开始表演了,那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米要砍掉土地咱也要。

诸藩明知主仆二人是演戏,还是只能捏着鼻子道:“陛下,银钱就不必了都是一家人!”

“只望陛下看在同室之情,留些许土地给咱们活命,朝廷?米实难养活一大家子。”

崇祯故作不悦道:“那如何使得?朕白拿你们土地,心里难安呀!”

“若消息传出去,百姓们会说朕刻薄寡恩,连皇室宗亲的土地都抢,那朕该如何自处?”

诸藩连连摆手,都同声道:“这哪里会呢?这是咱自家人的事,外人管不着的!”

崇祯可太了解这帮家伙了,他们妥协是出于自身安危考虑,出了皇宫可就由不得皇帝了。

崇祯言辞恳切道:“诸位宗亲,你们出于对朱明皇朝考虑,朕心甚慰呀!”

“但是,将你们土地一次拿走这么多,这会影响你们各家的生活,朕也于心不忍。”

“你们看这样如何?土地分三年交给朝廷,这三年朕再想办法筹钱。”

“三年后,朕将土地的银两,分文不少的给你们,期间宗室?米也不会停发。”

潞王、周王先出声道:“陛下,臣等以为照此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