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为皇上添了茶水,又提着另一个茶壶为众臣,也续了杯茶水便退了下去。
众人见皇帝过来了,都收起了刚才的嗓门,御前礼仪还是要讲究的。
崇祯出声询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可曾商良出结果了?首辅大人先发表下你的看法!”
杨嗣昌看了眼林欲楫,起身俯身拱手道:“陛下,臣等经商议,皆以为足以重赏之!”
“曹侯爷,远征鄂尔多斯部,不仅打残其部还寻回传国玉玺,此功甚巨足抵开疆扩土!”
“臣等以为,曹侯爷可进国公之位!同时,理应诏告天下,朝廷已寻回传国玉玺!”
程国祥也起身道:“陛下,臣赞同首辅大人之提议,另外可减免一成赋税!”
“另外,臣建议大赦天下,此乃国之大幸当普天同庆!”
还别说,这传国玉玺在这个时期,真比投在倭寇头上那颗蘑菇,带来的震撼力还强!
崇祯细细思索一番道:“封赏与大赦天下,朕都允啦!但这减税实非必要。”
并不是崇祯不想减税,但减税并不能减轻农民负担,搞不好下面之人还会借机敛财!
虽然,崇祯在河南、湖广、北直隶等地,采用书生宣讲等方式传达政令。
但这仅限于降低税率,地方豪强等宣讲司一走,马上就敢私自更加征额外税租。
这种系统性的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就能解决的,崇祯采用的高压政策效果是有。
但也就是贪官的首级,传首两京十三省时短期有效,过后依然变着法的搜刮民脂民膏。
单就停收三饷,直到几个月前方才推行全国,可见这低下的行政效率,要滋生多少贪官。
这一成的农税,并不能减到百姓头上,国库收不到的银子,都进了贪官豪强的口袋。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减来得实在,相较于崇祯十一年,现在税率真不算高了。
就算地方豪强加码,那也不敢做得太过分,毕竟!不时有首级送过来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