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灌雪的赶了月余的路,御驾艰难的回到了京师。
曹变蛟将皇帝御驾送进承天门,便领着本部兵马回了西大营,他如今懂皇帝的用意了。
为何一直将他留在京师,而且还一直在扩充兵马,从最开始的千余骑到如今近五千骑。
每次皇帝出京都带着他,皇帝的用意就是护他安全,在身边放一个忠心之人才放心。
当然,曹变蛟也没让崇祯失望,多数时候他杵着兵器往那一站,比说一万句狠话都管用。
崇祯回到东暖阁第一件事,便是解决此次出巡发现的问题,裁撤冗余官员精简官府机构。
直接裁撤定然会生乱,张居正就是因为裁撤官员,引发了太多官员的不满。
确实是提升了朝廷的行政效率,但问题是他没给裁掉的人,找条合适他们的活路。
那被裁掉的人,不就成了朝廷的隐患嘛!那如何能在不生乱的前提下裁撤呢?
崇祯仔细思索了各种可行性,那便是在大明境内建种学府,让他们都去教书育人去。
肯定人要说,都被吏部裁撤的官员,那必然是品行不端之人,如何能教好人呢?
那若是只给他们初级教育权,仅让他们传授基础知识呢,就是教人简单的识字算术。
想要国家技术不断革新,就得有足量的高学识者,当然那是后话。
先去除百姓的部分愚昧无知,让百姓明白学知识的重要性,但这又涉及到国库财政。
这种长期系统性大工程,定然不是崇祯拍板就能决定的,还得与内阁商议过后才行。
崇祯让人去请内阁四人,另外请新任吏部尚书傅永淳,田维嘉因薛国观被查牵连下台。
薛国观在诏狱,将吏部尚书田维嘉给咬了出来,因包庇贪赃枉法被深挖出来。
这还了得,崇祯最痛恨的就是贪污,包庇者没收银子会行包庇之举?
所以很正常的田维嘉也被抓了,新任吏部尚书是兵部侍郎调任,内阁如今也还缺了一人。
崇祯是想将傅永淳提上来,不过这事得看看内阁的反应,当然崇祯也只是听听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