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摇头笑道:“常爱卿,那你是否考虑过,百姓该如何跨县检举?”
常道立一拍额头道:“陛下,果然是降世圣人,何事都能想得面面俱到!”
崇祯笑骂道:“没想到啊!常爱卿如此淡薄名利之人,也会拍朕的马屁!”
“好啦,说正事!此次跨区域捕蝗,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朕打算拿整个河南当先行试点。”
常道立虚心求教道:“陛下,不知是试点何事?”
崇祯一字一顿道:“取消路引!”
常道立瞪大了双眼,他从未想过全面取消路引,他所想的是检举人无需路引。
崇祯怕常道立误会,纠正道:“只是取消河南境内路引,省内百姓可自由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仅限河南境内,若想去周边其它行省,依然需要官府出具的路引才行。”
常道立低头思考一番,抬头道:“陛下,臣赞同您的方案,但要求您下一道圣旨!”
崇祯轻笑道:“这是自然,废除路引自然得用圣旨。唉!朕回京少不了被内阁指责一番!”
“常道立,朕不惜冒着被指责,也在极力促成你完成此事,你若是还做不好小心你官帽!”
常道立跪地道:“陛下,臣以项上人头担保,若做不好臣这颗脑袋,陛下只管拿去!”
崇祯起身道:“好~!朕给你一年的时间,明年麦收时节朕再来河南。”
“但是,朕不会提前通知你,若朕查访的情况与你所说有出入,你应该知道朕之手段!”
崇祯又转头对王承恩道:“此番出来已有几日?”
王承恩欠身道:“回陛下,我们已在此驻留二十三日时间,算上赶路的时间已过月余。”
崇祯叹息一声道:“时间啊!过的真快!王伴伴,起驾回京!”
王承恩尖声道:“奴婢,遵旨!”
次日太阳初初升,御驾起程从洛阳东门出发,向东上官道。
毕竟,陆路还是官道赶路快点,小路不支持大队人马随行,加上官道视野开阔不易遇袭。
官道并非笔直一条的,官道都修在山脉边上,避免穿山而过那样修建难度太大。
崇祯回去之时依然还是骑马,并未选择更轻松的马车,因为太慢了他着急回京师。
临行前听程国祥的话,他好像感觉到自己不行了一般,这才促使崇祯想要尽快赶回去。
顺着弯弯绕绕的官道疾驰,夜间由于温度骤降,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停下生火。
王承恩的马上,左右各挂着个小箱子,打开箱子一阵鼓捣神奇的,掏出一件貂皮大氅。
献宝式的拿到崇祯面前,王承恩低声道:“皇爷,野外的夜晚比较冷,您裹上大氅吧!”
一夜无话,时间却悄然流逝,再次睁开眼已是次日卯时,崇祯长期这个点便起来上朝了。
回程路途虽然急,但并不需要像来洛阳时那么赶,大军一路行经开封、卫辉府、彰德府。
这段路程耗时近七日,离开彰德府再往前走,就进入到河北境内离京师就不远了。
一路上,没有休整又赶路走了三日时间,看到前方的大城崇祯问道:“前方何地?”
李若琏骑马伴随在崇祯身侧,适时回道:“陛下,前方乃是真定府!”
崇祯点头道:“嗯!到真府就快到京师了,在此休整一夜明日再起程赶路。”
曹变蛟跟李若去交代手下,听说能进城休整众人很是开心,毕竟谁没事成天住在野外呢?
李若琏提前派人通知了真定知府,告知其御驾要在真定府休整,让其准备行宫。
真定知府在南门外十里外迎接御驾,崇祯来后仅是瞥了一眼,随意说了声平身便打马走了。
到府衙后崇祯往堂前一坐,对匆匆赶来的真定知府道:“去将账册拿来,朕要看看!”
真定知府尹洗(音同‘显’),史载其刚正不阿且能力超群,崇祯明白读史不能尽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