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创建一个,大大的大明帝国,到时候秦老将军可以去,遍览大明的大好河山。”
“秦老将军,请您给朕些时间,等安定了国内。”
“朕,到时会带领您的子侄,向外征战,到时候还请秦老将军割爱呀!”
秦良玉和其子马祥麟,见皇帝执的晚辈之礼,让他俩颇感压力,但又不能驳了皇帝面子。
崇祯自然也看出来了,于是解释道:“秦老将军,无需有心理负担,朕比您何止晚一辈。”
“朕对满门忠烈的秦老将军,执晚辈之礼并无不可!哪个敢多嘴,朕定将他嘴巴缝起来!”
秦良玉听皇帝开起了玩笑,也是开怀大笑道:“哈哈~!陛下,您真是折煞老臣了!”
还真别说,五尺五身高的崇祯(明尺约等于1.7米)。
站在身高近六尺的秦良玉身边(1.86米),还真有种说不出的压力。
两人走进帅帐,崇祯将秦良玉,扶坐于右手首位,然后很自然的走向帅位。
这看得秦良玉频频点头,好呀!皇帝也不知是谁教的,不仅懂礼数和孝道,又不失果敢。
崇祯开声道:“众卿家,都坐下吧!”
随即转头问秦良玉道:“秦老将军,不知您的白杆兵,是否能参与攻城战?”
秦良玉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之白杆兵有五千精兵,攻下小小谷城虽不在话下。”
“但老臣以为,谷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崇祯挑眉道:“哦~!秦将军请明言!”
秦良玉踱步到帅案正前方,躬身道:“陛下,臣带来的白杆兵,虽作战骁勇。”
“但人数不足乃劣势,兵法云:以奇用兵,方能以寡击众。臣以为当以智取,不可力战!”
崇祯抚掌道:“好~!不愧是沙场宿将,对战场态势洞若观火,秦将军以为谷城需如何取之?”
秦良玉道:“谷城虽被张献忠占据,但此时只是有意动,并未敢强行关闭城门。”
“臣已于月余前,派人分批潜入谷城,待夜深之时大军压上,里应外合之下当可拿下。”
崇祯点头道:“好!秦将军之才不下卫霍,此战后不知秦老将军,可否随朕一起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