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绝无任何地域歧视,本章出现的地名,皆因史实考证。)
要说用什么买马,自然不可能是白银,蒙古人拿着银子,也没地方花。
他们更倾向于以物易物,那什么是他们,最缺的呢?
自然是食盐、铁锅、茶叶这三样,崇祯打算先用物品交换。
如果换不到,再好好敲打一番,实力较弱的鄂尔多斯部。
想到此处,崇祯让王承恩去宣,徽商的汪箕觐见。
批阅了一个时辰左右的奏折,汪箕才在太监的带领下,在东暖阁外听宣。
命人将汪箕宣进来后,汪箕跪地伏首行礼道:“草民,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笑道:“起来吧!谁言世上活万岁,只是恭维沁人心。”
“汪箕,你几日前送给朕一百万两白银,朕一直铭记于心。”
“此次召你前来,是想问你是否,有考虑进驻边境贸易。”
汪箕起身后低头躬身道:“陛下,草民未曾参与过边境贸易,不知具体该如何实施。”
这里汪箕之所以没说徽商,皆因他了解皇帝,有史以来没有哪个帝王,能允许商人抱团。
但他其实小看了崇祯,在崇祯想来你商人抱团,只要不行害民之举。
正常的商业活动,他并不会插手,甚至,崇祯还想参与其中。
要不是汪箕是历史上,第一个捐银三十万两,用于抵抗李自成的,崇祯还真不会考虑他。
崇祯摇头道:“有道是豪商无国,与禽兽何异!但朕观你汪箕,心中有家又有国。”
“所以朕想扶持你,来从事边境贸易,朕想要战马越多越好。”
“朕,给你低价茶引、盐引,还有铁锅,交易回来的战马,朕再出银购买,你以为如何?”
要说汪箕心动吗?他很心动!要知道与朝廷挂钩的生意,那必然是亏不了的。
但这种与朝廷,深度绑定的生意,就很取决当权者个人意志了。
皇帝要是想,随时可以拿捏你,找个适当的理由,就能将你打入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