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皱眉询问道:“嗯!你缺什么随时来找朕,任何人胆敢使坏,朕绝不轻饶了他。”
吴有性走后,崇祯想到外科手术,就想到外科里,常用的工具——显微镜。
现在有玻璃了,但不知是否能制作出来。想到这里,崇祯让人宣来了汤若望。
汤若望进来后躬身见礼,崇祯示意其坐下后,待汤若望落座后。
崇祯询问道:“汤爱卿,朕知你在光学方面,有较深造诣,不知道你是否听过微观镜?”
汤若望躬身道:“陛下,臣未曾听过,只知道伽利略,有过这方面的研究。”
“但至于有何结果,臣便不知道了,那时候臣已经来大明了。”
“但是,臣知道制作千里镜,陛下所说的,微观镜是何物?”
崇祯了然道:“跟千里镜的理论是一样的,只不过镜片更多而已。”
“汤爱卿,你要有时间,可以尝试制作一下,朕稍后画个图纸给你。”
“你可依图纸照着去做,也可以尝试改变,朕也不太懂其中原理,只了解一个大概。”
汤若望躬身道:“陛下,臣遵旨!不知是否需要,放下手中的火炮研究?”
崇祯摇头道:“不需要,能制作出来最好,但也不必急于一时,火炮研究是否有了进展?”
汤若望拱手道:“陛下,臣将以前的泥范铸炮,改成了铁模铸炮。”
“退火时温度更加稳定,火炮相较于以前,没那么容易炸膛了。”
崇祯鼓励道:“很好,你们还需要将火枪改进,看能否更改点火方式,比如燧石点火?”
很多东西,崇祯也仅知道个大概,专业的事还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这个时期的汤若望,还未接触到燧发枪,但提供个思路,或许就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汤若望听后若有所思,随后拱手道:“陛下,臣心有所感,先行告退了!”语毕,便风风火火跑了出去。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崇祯将一切能想到的都做了,粮食还要等吕宋的土豆。
红薯种已经带回来了,但还需要等到,北方开春后,方能种下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