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制作酒精

但因为酒精度数不够高,消毒能力大打折扣罢了。

受限于如今没有酒精测量仪,想凭经验蒸馏出,七十五度左右的酒精,那几乎不太可能。

只能将四十度左右的烧酒,经过一次蒸馏,和二次石灰干燥。

让酒精度数保持到,九十二度到九十五度左右。

然后按四两九十五度酒精,兑一两蒸馏水,度数就很接近七十五度了。

《天工开物》有记载,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石灰,实行干燥除湿了。

那么理论可行,就开始试制了。崇祯摆驾去了光?寺,下属的良酝署。

到这一看便大失所望,良酝署的酿酒方式,还在采用传统发酵法,没办法只能去民间看看了。

崇祯记得上次在酒肆,是喝过一次烧刀子酒的,当初喝的时候就感觉。

那度数应该在,三十五到四十度左右,既然皇室没办法生产,那就找外面的人来。

这玩意并没有多高利润,就算以后军方采购,那也没多少银子。

想到此处,崇祯找来了李若琏,再次稍微易容后,回到了当初那说书酒肆。

如今酒肆里还是在说书,这次说得是多尔衮,被崇祯用马鞭,抽屁股的戏码。

给崇祯都听无语了,王承恩也认为这民间说书,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啥都能编排出来。

正要上前去阻止说书人,但被崇祯给阻止了,百姓们往好了编排皇帝。

说明皇帝是个英明的君主,真要到了说书人,都不愿编排的境地,那必是昏君无疑了。

崇祯来到柜台,向掌柜的询问道:“劳驾掌柜的,向您打听件事。”

掌柜的是个中年男人,为人极为和气道:“哎哟!客官,有啥劳驾不劳驾的。”

“您有啥事尽管问,只要小人知道的,定然详尽告知客官。”

崇祯也是拱手客气道:“上次我在这店里喝的烧刀子,店家您是打哪进的货。”

“我家在河南那边,有个卖酒的铺子,我家那铺子专门,收罗天下各类烈酒,特来向您打听一番。”

掌柜的也是个爽快人,拱手道:“我当客官是要问啥呢,原来是这等小事。”

“这酒啊!是我家兄长酿造的,小弟不会酿酒一直酿不好,便出来开了这酒楼。”

“售卖我家兄长酿的烧刀子,这酒其烈,可是远近闻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