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高阳之战中(二)

只是前方攻击不顺利,必需做出调整,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再派三千人上去,恐怕对士气有较大影响。

小主,

当攻城的所有人退下去后,城墙上的明军士兵,都倚靠着城墙大口的喘着气。

那些战死、受伤的,士兵自然有人抬下去,能救的就救。

死透了的就核实名字后,直接火化,骨灰用坛子装好。

并将名字写在纸条上,用浆糊贴好,这也是崇祯交代过的。

孙承宗带着百姓,就负责做这些事,其实孙承宗对于火化尸体,是表示反对的。

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道的一种。

但是,孙传庭说这是崇祯交待过的,也就没再说什么。

其实他心里知道,这个处理办法才是,最便捷有效的。

未时一到,鞑子又潮水般的涌来,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立即攻城。

此时岳托向多尔衮请命道:“十四叔,不能再上签军了,再上会严重影响士气的。”

“由侄儿带着本部亲卫,冲一次城墙试试吧!”

多尔衮是点头表示同意,道:“签军不能再上,这本王自然知道。”

“他们的守城武器,还有多少我虽然不清楚,但据我观察,定然不会太多。”

“这从上午逐渐变少的,弓箭、火枪、火炮声等,就可以大致分析出来……”

岳托不待多尔衮说完便急切道:“十四叔,那咱们还在等什么?一鼓作气攻上城墙去吧!”

多尔衮朝传令兵说道:“传本王军令,命令汉军镶黄旗三千人,进攻东城门。”

“蒙军正白旗三千人,进攻南城门。”

“岳托!本王命你带本部两千人马,和本王两千正白旗,在三千签军死完后进攻北城门!”

传令兵答了句“得令”,便骑着马去传令了。

四千人同时进攻一面城墙,是高阳城一面城墙的极限了。

再多就只能堆在城墙下面,变成毫无作的活靶子了。

随着鞑子的调动,孙传庭也看在眼里。

他朝旁边的周遇吉道:“生死大战就在这一刻了,命令勇卫营六千人。”

“替换现在东、南、北三面城墙守军,你镇守南城墙,黄得功镇守东城墙。”

“本帅亲自镇守北城墙,任何一面城墙有失,本督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