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来说应该并非难事,但孙传庭并未急于出手,而是先拾起一块同等重量的石块。
试着投掷了数次,找准力道与准头后,方才吹燃火折子靠近引信。
引信滋啦一声燃起,孙传庭稍作瞄准后,用尽全身之力,将手榴弹投掷出去。
手榴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刚触地便轰然炸响!轰隆——!
一声爆响,如同惊雷般乍起,灰白烟柱腾空。待声响平息后,众人这才上前检视。
锦衣卫将棉甲与木制假人取来。崇祯接过仔细查看,布面甲胸前铁片,已被破片洞穿。
还有不少碎片,深深楔入甲片下的木桩中,崇祯将残骸递给孙传庭。
孙传庭看罢,又将其传与洪承畴。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满是骇然之色!
此物倘若在,人员密集的军阵中炸开,绝非死伤一片所能形容。
洪、孙二人当即拱手:“陛下,此物可有名字?不知是否能快速量产?”
崇祯淡然一笑:“二位勿急!此物名‘手榴弹’,半月之内加紧赶制,每部能得五千之数。”
“二位只需在军中,筛选臂力最为强劲者,专司投掷手榴弹即可。”
“炸药包则不同,需待建奴八旗精锐尽出时,方才可以动用。”
二人躬身领命,崇祯又详细交代了,炸药包与手榴弹的战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人听得连连称是,心下暗惊陛下从何处,知晓如此多军械秘要的。
鉴于军器局官员,有贪墨火药的前科,崇祯派了锦衣卫,去查验铁料仓库。
回报称铁料存量无恙,并未遭贪官盗卖,崇祯这才感觉心下稍安。
若连造手榴弹的铁料,都被贪墨了的话,则诸事皆休矣!自己去万岁山(景山)得了!
崇祯随即亲至铸造坊,询问匠作头每日能产几枚。得知即便抽调半数造炮匠人。
每日产量,最多也不过三百之数。但此战的需求甚巨,日产量最少需达到一千之数。
崇祯当即下旨:暂停军器局造炮,全力转产手榴弹;同时,兵仗局调拨半数匠人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