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房契,涉及绸缎、药材、书肆等行当,位置优越,经营有方。

头面首饰,数量不多,却件件是精品。赤金点翠的头面,镶嵌着成色极好的珍珠和宝石,光华内敛,典雅大气;一套羊脂白玉雕琢的簪环,温润无瑕,触手生温,显然是传家之物。没有累赘的堆叠,每一件都恰到好处,彰显着主人的品味与身份。

古董字画,更是海家清流底蕴的体现。前朝名家的山水、当世大儒的手札、甚至还有几本珍贵的古籍善本,透着浓浓的书卷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实用的大件。紫檀木的拔步床、黄花梨的顶箱柜、成套的红木桌椅、精美的瓷器摆件……无不用料考究,做工精湛,却无一不透着沉稳内敛的气度,没有丝毫暴发户的浮夸。就连那些陪嫁的被褥帐幔、四季衣裳,也都是上好的料子,针脚细密,配色雅致,实用又体面。

“到底是清流世家,这份嫁妆……厚重得让人心服口服!”

“是啊,你看那古董字画,那才是真富贵!比那些光知道堆金砌玉的强百倍!”

“海姑娘日后管家,光这些田庄铺子的出息,就够支撑门户了!”

下人们的议论充满了敬畏。这份嫁妆,无声地宣告着海氏未来在盛府的地位与底气,也让那些曾对海家“清贫”有所疑虑的人彻底闭上了嘴。

明兰作为寿安堂的姑娘,有时也会被老太太叫去,帮着清点记录一些送到寿安堂暂时存放的、贵重的首饰字画。每一次接触这些嫁妆,她心中对海氏的敬佩便更深一分。这不仅仅是财富的展示,更是一个家族百年积淀的教养、眼光与格局的体现。每一件物品的选择,都透着深思熟虑,既符合身份,又彰显品位,更着眼于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这份周全与智慧,远超她所见过的任何闺阁女子。

一次,明兰在库房协助清点一箱海氏陪嫁的书籍字画时,无意中发现箱底压着一本薄薄的、装帧朴素的册子,并非名家字帖或孤本,封面上只写着四个娟秀的小字——“松风随笔”。

她好奇地翻开,里面是海氏清雅工整的小楷,记录着一些读书心得、日常见闻、甚至对时局民生的点滴感悟。文字洗练,见解独到,字里行间透着一种沉静的智慧与悲悯的情怀。其中一页,写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