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要做什么——找到父亲、阻止丹炉、逃离此地——首要的前提,就是必须适应并初步掌控这片空间的基础能量,也就是……“修真”!
司星墟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以科学探索为己任的考古学家,竟然会在这样的绝境中,被迫走上这条他曾心存疑虑的“修真”之路。
没有犹豫的时间。
他回忆起《九转金丹经》的科学化阐述,摒弃杂念,开始尝试以自身意识为引,去沟通、感知周围这片“虚无”。
果然!在这里,感应“灵气”(高浓度DMF)变得异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被动地灌注。
他几乎立刻就“看”到了(或者说感知到了)周围那汹涌澎湃、无处不在的暗物质场域(DMF),其浓度和活性远超外界任何所谓的“洞天福地”。
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缕最温和的DMF能量,按照经文中“练气期”的法门,让其缓缓流过四肢百骸。这股能量并非灼热或冰冷,而是一种奇异的“涤荡”与“浸润”之感,仿佛在重新编写他身体细胞的底层信息,强化其与DMF的亲和性与承载能力。(凝气期:感知并轻微影响自身周围的DMF。)
过程比想象中顺利百倍。在这DMF的海洋里,他的身体和意识以惊人的速度适应并成长。很快,他感觉到在自身意识的核心处,一个稳定的、能够自发吞吐和储存DMF的能量结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筑基期:能在体内形成一个稳定的DMF缓存结构。)
他没有停歇,继续按照金丹大道的法门,以强大的意志力,引导更多的DMF涌入,并开始压缩、凝练那个缓存结构。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结构崩溃,引发能量反噬(爆体)。
但司星墟的心志何其坚定,对能量本质的理解也远超寻常修士。在他精准的操控下,体内的能量结构越来越致密,核心处开始迸发出璀璨的、仿佛蕴含着一个微缩宇宙般的光芒。不知过了多久,一颗浑圆剔透、缓缓自转、散发着磅礴引力与能量波动的暗物质凝聚态核心,终于在他丹田(能量核心)处彻底稳固下来。(金丹期:将缓存结构压缩成一个高密度、可自我维持的暗物质凝聚态核心。)
金丹即成,司星墟立刻停止了继续提升的念头。
修真本非他追求的道路,他深知力量越大,对DMF的依赖和扰动也越大,引发的不可控风险也越高。金丹境,已经是他为了达成目标所能接受的极限。
此刻,他凭借金丹带来的强大感知力,终于能够“看清”这片原本虚无的空间。在他的“视野”中,这里不再是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各种能量的涟漪、信息的碎片、以及不同强度的意识残留痕迹。
有了这些作为参照,他终于可以在这片虚无中“移动”了——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是以意识锁定某个能量坐标,然后由金丹提供动力,进行一种类似“空间跳跃”的位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