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年年有鱼

夕阳熔金,给轧钢厂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橙色。厂门口的空地上,欢乐的气氛如同煮沸的水,咕嘟嘟地冒着泡。

“张建国!三斤二两鲤鱼一条!拿好咯!”

“李秀芹!四斤以上草鱼!嚯,这鱼可真精神!”

“王师傅,您这条五斤的扁鱼,清蒸最香!”

负责登记的干事扯着嗓子喊,保卫科和临时帮忙的工人手脚麻利地从桶盆里捞出活蹦乱跳的大鱼,按着车间主任递过来的花名册,精准地递到每一位排队等候的工人手中。名单在手,按级分配,秩序井然。

拿到鱼的工人,无论是老师傅还是小学徒,脸上都绽开了抑制不住的笑容。那沉甸甸、冰凉滑溜的触感,那扑鼻的鲜活水腥气,对他们来说是今晚餐桌上的硬菜,是家人惊喜的欢呼,是实实在在的“年年有余”的喜庆象征。

“嘿!柱子哥这事儿办得地道!”

“厂长仁义!柱子哥也够意思!”

“今晚有鱼吃,还有电影看,过节了过节了!”

“我家小子念叨鱼汤泡饭可馋了,这下可美了!”

“赶紧的,回家炖鱼去,别耽误看电影!”

工人兄弟们互相拍着肩膀,提着用稻草绳或麻绳串起来的还在扭动尾巴的大鱼,兴高采烈地往家走。脚步轻快了许多,腰杆似乎也挺得更直了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对即将到来的夜晚的期盼。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把这好消息和这沉甸甸的喜悦带回家,分享给翘首以待的妻儿老小。

看着工人队伍渐渐散去,每个人的背影都带着一份踏实的欢愉,何雨柱嘴角噙着笑意,心里也暖暖的。他转头看向娄振华,指着卡车车厢里明显空了大半,但依旧有不少大鱼在浅水中翻腾的剩余部分。

“娄伯伯,”何雨柱声音不大,带着商量的口吻,眼神却透着笃定,“剩下的鱼,我估摸着还有大概三千斤上下。您看这样行不行?”

娄振华正沉浸在工人们欢天喜地的氛围里,闻言立刻看向他:“柱子,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