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依然破碎,但指向性却越来越明确:那个“外部信号源”真实存在,且层级极高,能与系统进行短暂对话,并让系统如此讳莫如深。
就在调查陷入胶着时,那本一直提供关键指引的神秘笔记,再次发挥了作用。当陆川全神贯注于“外部信号源”的特征码时,笔记自动翻开,页面上浮现的不再是地图或代码,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多维波形图。波形图的核心频率,与∫符号分析出的外部特征码,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更加完整、深邃,仿佛是其源头或更高级的形态。
笔记在旁边标注了一行小字:“非系统造物…规则结构…趋向‘本源’…”
本源?
这个词让陆川心跳漏了一拍。难道这个“外部信号源”,并非另一个“系统”,而是某种更接近宇宙底层规则的、形而上的存在?是它影响了系统,甚至…参与了系统的“创造”或“变异”?
这个想法过于宏大,也过于惊悚。如果真是这样,那么1997年的风暴,乃至“系统”本身的出现,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远超金融领域的、关乎存在本质的秘密。
与此同时,薇薇安那边也没有闲着。她虽然无法直接干预“观测站”的合法活动,但显然察觉到了陆川对1997年事件愈发深入的调查。她加派了人手,对第17层进行全天候的、更加隐蔽的监控,同时,陆川体内的系统偶尔会接收到一些来源不明、意图模糊的规则干扰信号,似乎是想干扰他的思维,或者误导他的调查方向。
这些干扰信号技术高超,几乎不留痕迹,但陆川凭借其与“反向系统”的深度绑定以及对混沌的天然亲和力,总能隐约察觉到其中的“不自然感”。这反而让他更加确信,自己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且触碰到了敌人最敏感的神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天深夜,当办公室只剩下陆川和∫符号还在工作时,∫符号突然传递来一股强烈的、带着预警意味的波动。它检测到一段极其隐秘的数据流,正试图绕过所有常规监控,渗透进他们的本地网络,目标直指他们存储“外部特征码”分析数据的服务器!
这不是薇薇安的风格,更加精巧,更加…非人!
“抓住它!”陆川立刻下令。
∫符号瞬间化作一张无形的规则大网,罩向了那股隐秘的数据流。一场在数据底层进行的、无声的追逐和对抗瞬间展开。对方的数据流如同狡猾的泥鳅,不断变换形态和路径,试图逃脱。
最终,∫符号凭借其混沌特性,成功捕获了数据流的一小段“尾巴”。在数据流自我销毁前,∫符号强行读取了其末端携带的少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