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价值观

理论上来讲生命是观测不了的,比如说以造物的视角来观测,可以创造生命,不代表能观测生命。

换个解释。

作为造物,是不是会把生命体创造的更完美?嗯。但可能吗?不可能。造物是创造不出完美生命体的。

当创造不出完美的生命,还能观测的完整吗?不能。所以强行观测生命那可是会破碎的。

额...也不能说是破碎好了。

比如说当一个造物主非要创造出完美生命,那么它则会在创造中不知不觉转化成生命体而不自觉,这就像是执着于完美,在创造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人格。

生命难以观测的原因之一:自己难以看到自己。

换句话:当生命是一,无法观测,因无二。

那么生命可以自己观测自己吗?啧啧。生命是一,生命可以看到任何吗?看不到。或者说当生命看到了,也是生命凋零时。

人生观是很离谱的。

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这不属于造物观测的角度,而是属于生命本体,不过议论议论还是可以的。

这样的生命观分为两种。

其一:视如己出。

这是最为基础的,造物主可以,母体也可以,区别则是会不会变。

比如说创造了一个娃娃,当这个娃娃不听话了,还视如己出吗?未必。当叛逆时,主体则从视如己出的状态中脱离了。

至于说具体的原因...当叛逆否定了主体,主体还会认同叛逆吗?逆来未必可以顺受。

视如己出是基础,难度在高些则是以身作则。

有些视如己出吧...是个笑话。

有些以身作则吧...如同放屁。

当然了,在初始,视如己出挺常规的,毕竟自己看不到自己不是,只能视如己出,心如明镜呗。

但...除了视如己出之外是还有另一种途径的。

比如生命的自视。

造物创造不出完美的生命,可要是创造出来的生命自视,即为完美,不过在造物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完美是自以为是的完美而已,但就算是自以为是的完美,也不失为是完美的一种,骄傲的说。

这种完美的家伙就不适合视如己出了,因它们的生命观是由自视而成的,而之后吧...咳咳。作则和守则是不同的。

额...好像不是说这回事,应该是想说生命观这回事是一步步的完善出来的?也不对。想说的是生命是不完整的,而完美的极少。

原初造物主或许会绘制生命,但现在不太可能。

当然,这不是说完整的生命没有,只不过它一般用于收尾,如同终焉结束,以生命画上句号,又类似于归一。

完美的开始,完整的结束。

不过完美我们是刻画不出来,完好就挺不错了。

在视如己出又或者自以为是后,要么遵循规则,要么遵循守则,至于怎么玩。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呗,说的做不到那就别放屁。

相比言传身教,守则更为简单,由于自以为是,所以洁身自好即可,守着自己。不然呢?自以为是的家伙看谁都不顺眼,都有瑕疵,守着自己是不是完美无瑕了?嗯。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遵纪守法,洁身自好。

第二种在外人看来比较孤僻,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而且第二种比第一种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点,它要求生命观有效,这是守成的前提,生命是有效果的,比如自以为是可以形成自身的生命观,这个守是成于先的擅后。

这生命观有什么用呢?得想想。

世界观咱们有,不过生命观却很模糊。

额额额....这种生命观的用处是感觉。嗯。感觉。不太好形容的感觉。

基础感觉。

感觉自身犹如一个整体。

生命是分散的,但生命的结束则是完整的,而视如己出犹如自身在一步步的变完整一般,类似于成长,感觉自己在成长,但实际上却是一步步的完整,整个身体在通过这样的感觉在绘制出完整的生命体,这是基础感觉的完整性,浑然一体,协调舒畅。

但怎么说?

不太可能见识到所有的生命体,所以也不可能变的完整,就算视如己出,能见识到世界之外的生命吗?不能。不过借由视如己出见识到本土世界所有的世界,这样的感官已然完整了。

完美的生命?或许。

这样的能力怎么说呢?比如少了一点生命自己能感觉到,毕竟是由众生构建出来的生命感官,当众生少了一个,自身出现了缺失,当然知道。

这是不少。

不过当所有的生命都建立出了这样的感官,那生命与生命之间联系犹如一根线一般,当少了一个生命,线的一头断了会知道,但影响不大,不会因少而缺失。

至于少掉的这个生命去了哪里,只要不是自断,那线还是连着的,只不过连着的是没有结果的了另一端。

拉拉是可以拉回来的,不过要是人家不想回来,互相拉扯则很可能扯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奇异的现象。

拉扯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建立出了生命感官可以保命,不过要是拉多了是很有可能被扯断的,说白了:烦。

消失了,少了,但并非不在了,兴许人家在文明玩的正开心,一个拉拉回来了多扫兴。

感觉、不少、见识。

这样的生命观挺难建立的,它需要见识所有的生命体才是完整的,所见皆为生,重塑山河什么的基本不在话下,但一般是重生,毕竟生命若不是凋零,拉回来的并不完整。

比如一棵树枯萎到了一半,把曾经的茂盛的树拉回来了,那是覆盖,而当这颗树彻底凋零,没有了,拉回来的则是新生,这新生是完整的,从生到死的完整,只不过是重新萌发的生机,譬如凋零时,死意很重,拉回来了,又有生机了。

永生?啧啧。

至少具备感觉的生命体不会因外在而凋零,自觉便是如此,就算在不知不觉中凋零了,也随时可以拉回来。

不过要是自己凋零的,拉回来的是新生的萌芽,真小白了。

自主的凋零没必要起死回生,不过要是需要的话就是另一回事了,虽说是小白但还是挺厉害的,近乎于无穷的生命力,正儿八经的永生者,但却不能削谁,而是当一个奶妈,奶谁谁长生不死,而那样的长生不死是一种诅咒。

毒奶。

一般需要的也是这样的毒奶,不然指望一个小屁孩能干点啥?扯淡。

不是没有正能量的生命力,只不过这需要小娃娃能活很久才行,比如说活了十天,那就有十天的生命,而这样的生命一旦续命了,也就只能说这么久了,如活了十天,输送了一天,只能活九天了,当输送生命力开始,生命进入倒计时,而不曾输送本有的生命力,它们便是名副其实的永生者,脆弱的永生者,它们通常比较短命。

永生并非不死,一个不小心夭折了,还能永生吗?不能。而是长生不死。

永生者可以死,但不能死,因死了就成了长生不死,虽不是诅咒,但却是噩耗,比如说活的久了就需要死一次,不然会非常倒霉,这谁能忍?不能忍。死可能很简单,但也可能很复杂,当死亡变的非常恐怖,不敢死了,倒霉的长生更遭罪,当以吸取生命力来抚平这样的遭罪,那死亡则会变的更恐怖,恶性循环的说。

一死不能再死,比如说永生者夭折了,最好躲起来长生,不然要是在死一次则具备了死期,每隔多久就需要死一次,而死亡是否恐怖则取决于生命是否安康,若长生安康,那死亡则是宁静的平缓,可怕吗?不。

理论上长生者和永生者是差不多的,它们没有死期,除非长生的家伙又夭折了,要是长生者并没有夭折,当死亡趋于宁静,等待它们的是赴死,又叫等死,等谁来杀死它,可以说是为死而生,杀死了也就死了,不会在出现什么复生,而是归于死亡,类似于成了死亡的基石。

怎么说?这是败笔。不过杀死比较简单就是了,而这样的杀死也可以解决诅咒的问题。

诅咒不提,正经的长生者应该是等死,等自觉而亡,这比杀死更高级,类似于永恒,以长生来步入永恒,毕竟永生夭折了,走另一条路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如既往,周而复始。每天干同样的事情,但却乐在其中,视为恒,以身作则便是如此,守恒的家伙,而自以为是的守恒也是类似,只不过它们守的是自身,类似于入定自观。